知识无价。

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力。

可惜统治者不这么认为,受益者亦然。

百姓还是要“蠢”一点比较好,不然官员不好当。

交州向北方输送了将近三十万册书籍,将知识砍成了白菜价。

这让很多世家大族,都变得难受。

多数人选择了沉默,公孙度是第一个发声的,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。

交州迎来了一位儒家学派大人物,崔琰。

崔琰本是袁绍的谋士,名声不显,曾经师从大儒郑玄。

曹操攻破邺城后,崔琰便赋闲在家,司空府屡次征召,崔琰都婉拒了。

趁着有时间,他便四处游历,直到骇人听闻的“贩书”事件爆发。

圣人书,怎么能以金钱来衡量?

这是对圣人的亵渎!

崔琰非常愤怒,打算来交州,为圣人讨个公道!

于是,便有了此次之旅。

崔琰不仅是儒家典范,还是世家子弟。

他出身的“清河崔氏”,一直都是顶级的门阀。

荣耀了七百余年!

家族鼎盛时期在魏晋南北朝。

唐太宗修《氏族志》,清河崔氏哪怕衰微,也依旧在皇族李氏之。

惹得唐太宗不满,疯狂打压。

就算如此,清河崔氏在唐朝,还是出了二十三位宰相。

杜甫的母亲都是清河崔氏的族女。

可以说,崔琰是顶着一身荣耀来的。

东汉末年,武将、谋士、诸侯之间的龙争虎斗最为精彩。

很多隐藏的大人物,都变得黯然失色。

孙豪盯着刘巴,看得他发毛。

“不就是一个崔琰吗?值得你大惊小怪?”

“主公,您千万不要小瞧世家的力量,如果您有问鼎天下之心,就不能得罪他们!”刘巴提醒道。

清河崔氏的体量很庞大!

崔琰兄长的女儿,是曹植的未婚妻。

堂弟崔林,为司空东曹掾。

族中子弟,都有在做官的。

只要崔琰愿意,曹操很乐意将他提拔来。

别看来的只是一个崔琰。

若是他给出一句评价,“交州蛮夷之地,交州牧精虫脑”。

那么孙豪在世家体系的印象,也就崩塌了。

可惜孙豪完全不在乎!

鸿都门学,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新式人才,是真正负责处理问题的实干派。

而不是只读圣贤书的腐儒。

“告诉崔琰,我回来了!”孙豪坦坦荡荡地道。

留下一脸惊愕的刘巴。

在孙豪看来,崔琰的到来,就是一个毒瘤!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